135.太妃的野望_绯闻太后的真实人生
顶点小说 > 绯闻太后的真实人生 > 135.太妃的野望
字体:      护眼 关灯

135.太妃的野望

  李太妃欢畅地笑着,“太后,如今我的宫室未免有些太小了,有时来的女眷多,大家只能挤成一团,不比北宫里总是清清静静。”

  冯煦点了点头,“我是一辈子都要留在北宫里了,你倒不必,只要愿意,什么时候都可以搬到安乐王府——那里一定很宽敞,很热闹的。”

  太妃是可以跟着封了王的儿子住在王府,而李太妃两年前就能搬出去了,可是却一直没有走,她不愿意离开皇宫。安乐王府虽然不错,但总比不了皇宫,而她一直最最羡慕的是的北宫,巴望着能有机会住进去。

  “也许没有多久,我就能成为皇太后,长乐当了皇上再不会杀掉我的,那么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搬进北宫!”李太妃满心欢愉地想着,“到时候我就将冯煦赶出去,让她住在我现在的宫里!不,我要挑一处最偏僻最狭窄的宫殿给她!”

  但是这样的话是不能说出来的,尤其不能让太后知道。但是,忍耐可真是难受啊,李太妃就快忍不住了,她急切地盼着早一些看到太后被赶出北宫的情形,但想起儿子嘱咐,终究还是点了点头,“我也时常会去安乐王府小住几天,顺便去看看小孙子小孙女儿——今天他们也都来了,陪着我放河灯呢。”

  正说着安乐王府的几个小孩子走了过来,他们的保母便带着孩子们给太后和太子行礼,魏宫的礼仪从不繁琐,但就是李太妃见了太后和太子也要躬一躬身子示意一下,毕竟地位不同,身份不同,保母们便更不敢轻忽,只怕在宫里犯了错。

  “不必多礼,”太子的声音还很稚嫩,可却很有威仪,“你们去放灯吧,给心上的人放灯,让他找到回来的路,重新团聚。”

  李太妃的心被太子的童言童语猛地扎痛了,自己给谁放灯呢?谁又会沿着自己放出的灯找到回来的路呢?

  没有人。

  哪怕自己把天下所有的莲花灯都放了,文成帝也不会情愿回来看自己——他死前最后几年对自己不再只是冷淡,而是痛恨,甚至李太妃还觉得若不是自己生了儿子,他也许会杀掉自己。还有,李太妃又突然意识到,如果文成帝知道了长乐的打算,他一定也会痛恨长乐吧。

  想到这里,李太妃有如烈火般的兴致有如被浇了一盆冰水,一下子就凉了下来。

  看着太后带着太子走了,李太妃心里却还在翻腾:太后的灯是为谁放的呢?

  一定是李弈。

  李弈和冯煦的事情,知道的人很多,可是却几乎没有人谈论,就是皇上杀了李弈,也是由于李欣告发李敷有罪。至于足够灭族的几十条罪名,虽然经不起推敲,可是没有一条与李弈有关,似乎李弈只是被兄长牵连了。

  明明是冯煦和李弈有私情,所有人都知道!但魏国的民风就是如此,寡居的女人再嫁,并没有人会认为不对,反而差不多的人都同情他们,并且为李家惋惜。

  外面的男人都觉得太后诛灭乙弗浑,稳定了魏国的皇权,于社稷有功,且李弈受宠后并没有染指朝政,没有罪过。至于皇宫里其他女人的心思就更微妙了,她们中也不乏一些人与男子有私,但没有一个人能得到李弈对太后一般的深情,所以又嫉又妒之余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恨意,却又在李弈死后不知不觉转为同情。

  唯独李太妃从不同情冯煦,她巴不得看到冯煦被李弈的死打倒了。不过她却暗地里嫉妒冯煦,嫉妒她不但得到过文成帝的爱,还拥有李弈的真心。

  自己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人真正的爱。

  李太妃的得意瞬间消散了,悲凉再一次笼罩着她,连灯也懒得去放,只呆呆地立在鸿雁湖旁,看着那些飘远了的莲花灯。

  没多久,李太妃又重新打起精神,她从来都有不服输的劲头儿,要知道自己还有机会,毕竟自己有儿子,而且自己的儿子很快就会成为新的帝王,那时自己也就是皇太后了!

  那么,也许也会有像李弈一般美好的男子喜欢自己了!

  与宫里的清冷不同,鹿野苑里却彻底灯火通明。中元节也是佛教的孟兰盆节,正该大做法事普渡众生,恰好鹿野苑西山石窟的三尊佛像已成,附近所有寺庙的僧人差不多都被招来参加这一盛大的节日。

  拓跋弘今天披上了庄重的法衣,与几位高僧一处念诵佛经,与其说他一心向佛,不如说他想逃避。如今皇上越来越不喜欢皇宫,在那里他不得不去面对许多朝中种种事务,不得不听着朝臣们的种种不满,可鹿野苑却不同,这里是他的天地,没有人能管得了他,他可以随心所欲,除了亲信大臣,根本见不到他。

  这一场法事,皇上决定要做七七四十九天。他想清静一些时候,而且盼望佛祖感受到他的虔诚,让魏国的局势平静下来。

  但拓跋弘并没有得到他所盼望的平静,八月二十日不得不中断法事连夜回到平城。

  二十一日近午时,汝阴王拓跋天赐、任城王拓跋云匆匆忙忙前到北宫,“太后,太华殿内乱成一团,大家都不知如何是好,我们就想还是要请太后前去指点……”

  拓跋皇室直系中,太武帝的儿子已经没有在世的了,现在文成帝的弟弟汝阴王拓跋天赐、任城王拓跋云正是皇帝的叔父,也与皇帝血脉最亲近的宗室。他们虽然不比拓跋子推那般得到皇上的信任,但在宗室中的威信却更高一些。能让他们一同出面的,一定不是小事。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冯煦心中当然有数,这其中也有她暗中的推动。此时她既无惊讶不解之色,亦不多问,只点点头起身携了太子前往太华殿。

  秋日的阳光十分猛烈,随着车驾走行的任城王拓跋云心里有些焦躁,不知不觉出了一身汗。形势终于到了现在的地步,他不可能不担心,偷眼去瞧太后,见浅色的车篷将炙热的太阳大半遮住了,漏下的少许光线落在太后端庄秀丽的面庞上,光彩明亮,宛如神女。

  任城王的心就静了下来。拓跋云比文成帝小六岁,认识冯昭仪的侄女时还很小,可以说他是在仰望着太后之中长大的——亲眼见到冯女郎变成冯贵人,再成为冯皇后。到了文成帝过世时,拓跋云已经封王了,可他还没有勇气走出来对抗乙弗浑,继续远远地仰望着冯太后和兄长阳成王、阴济王等人的风采。

  英武的兄长们都离去了,魏国又一次面临着乱状,任城王终于有了决断。

  皇帝从来不可靠,乙弗浑当权时任城王就看出他的怯懦。自己没敢对抗乙弗浑不假,但那时的自己不过一个无权无势的宗室王爷而已,文成帝一直防着诸位弟弟,从不肯让自己掌控一点皇权,可是拓跋弘就不一样了,他已经被立为太子十年,完全可以名正言顺地登基执掌朝政,结果他竟眼睁睁地看着乙弗浑杀掉忠心的大臣,抢走了皇权。

  可另一个侄子拓跋长乐,任城王也瞧不上。不论文才还是武功,样样都不行,他唯一擅长的就是讨好皇上,因此很早就封了王。现在他觉出皇上的地位不稳,便又开始拉拢宗室王公、鲜卑贵姓子弟,谋夺皇位。且不论别的,只安乐王和他的母妃李太妃那张扬的模样,就让人觉得不可能成功。

  任城王果断决定投靠太后。乙弗浑那样跋扈的人,在太后面前也不敢无礼,最后还不是被灭掉?尽管他握着几万大军,可被诛后连个水波也没有翻起。太后轻松除掉了乙弗浑,接着还顺利地临朝听政一年多,那时的魏国比起文成帝时还要更进一步,强大、富裕,直到太后离开平城。

  当任城王找到机会向太后表达了忠心之后,他就知道自己做对了。太后对于皇上与安乐王的一举一动竟然早就清楚,自己所提供的那些事实其实可有可无,她应该成竹在胸。

  任城王十分庆幸,刚刚在太华殿上,还不待自己提议,便已经有人主张请太后来主持局面,而且得到了更多人的赞同。看来,大家都精明得很,都懂得应该站在太后一边。

  与此同时,汝阴王拓跋天赐此时心里也一样波涛汹涌。身为文成帝的弟弟,他无论在经历还是感受上都有许多与任城王相似之处,只是他没有比他仅小几个月的任城王机灵,就在刚刚才想通了自己应该赶紧投向太后。

  于是汝阴王拓跋天赐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太后,安乐王近来时常妄议朝政,有谋反之意,陛下得知后便提前回到平城,昨晚已经在安乐王府搜到了大量的兵械、铠甲、粮食、布帛等物。”

  “不过皇上昨晚派兵搜查安乐王府,可安乐王却逃了出去,谁想他今日竟纠集了许多宗室不知怎么闯入宫中,指责皇上无才无德,昏庸偏信,不配为君,皇上也大骂他谋逆,却也拿那么多宗室亲贵没有办法,就想到了请太后前去——我们两个是皇上的叔父,辈分高些,因此被选中到北宫来请太后。”

  “兄弟相争,我纵是有心为他们调节,却没有足够的本事,如今一切唯太后马首是瞻!”

  这些冯煦都清楚,可是她还是笑着点了点头,接受了拓跋天赐的好意——近来风云突变,风雨欲来,宗室之内,鲜卑贵姓之中,还有许多朝臣都感觉到了危险,投向了自己。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dxs123.cc。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ddxs12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