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三合一 大明 “朱高煦……_历史直播通诸朝
顶点小说 > 历史直播通诸朝 > 22. 三合一 大明 “朱高煦……
字体:      护眼 关灯

22. 三合一 大明 “朱高煦……

  大明

  “朱高煦叛乱”这下明成祖朱棣的目光再也不温和了。

  喜欢儿子是一方面,但儿子要叛乱可不能姑息

  “父皇”

  “儿臣现在绝对没有这个想法。”朱高煦跪的很快。

  没办法,他总觉得他跪的不快,命就要保不住了

  他父皇皇位来路不正,所以最见不得叛乱的。

  “哼”

  “谅你也不敢。”其实早在天幕说唐太宗因为宠爱次子而造成次子有了野心之后,他就在反思自己了。

  太子虽说手段不强硬,但就如天幕所说,能力毋庸置疑,那他宠爱次子而忽略太子,那就是不应该。

  跟唐太宗李世民的不同,他的三个儿子都已经成年,再待在皇城是挺不好的。

  太子既然是盛世的开拓者,那他就不能再心软了。

  反正他也给了封地,等这边事了,就让他们两人回封地去

  他希望大明能长长久久的繁荣下去,那“仁宣之治”的两位创造者就必须长长久久的活着

  父子皇帝说完了,咱们来说说这下两位。

  谁呢

  李二凤的两个儿子

  太子李承乾和太子李治

  一个是二凤的嫡长子,一个是第九子,同样都是原配皇后长孙氏所出,同样都深受老父亲二凤的疼爱。

  但真要对比起来,毋庸置疑,二凤肯定更为疼爱嫡长子李承乾。

  历史记载,哪怕当时的太子李承乾犯了谋反的罪,二凤也舍不得直接处置了儿子,而是跟朝中大臣周旋,苦心积虑的保全之下,最后让太子李承乾贬为庶人,流放了。

  由此可见二凤疼爱太子李承乾的心。

  至于为什么那么疼爱太子,最后太子李承乾还能被废,主播也只能说时也命也

  咱们前面就说过,二凤他是一个好父亲,他不光疼爱太子李承乾,同样也疼爱长孙皇后所出的其他儿子。

  这里就埋下了祸端。

  太子是什么

  是储君

  按理说皇帝对太子的疼爱,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毕竟皇权诱人,过多的疼爱容易滋生不必要的野心。

  这一点,清朝的康熙皇帝就做的很不错,他就是独宠太子胤礽,虽说太子胤礽的下场也不好,但人家做太子的时候,至少享受了独一无二的父爱。

  大清

  再一次听到天幕说自己下场不好时,太子胤礽已经没了刚开始的激动了。

  其实他也可以猜得出来,父皇在位时间太久,等他年龄大了,自己这个日渐壮年的太子,就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原以为在父皇心中,自己很重要,其实现在看来,只不过年轻的自己还没有威胁到父皇的权力罢了。

  在父皇眼里,任何人都没有权利重要

  包括他这个太子自然也包括他那个早早去世的母后

  大唐

  李二凤看着观音婢“你生的孩子,朕都喜欢。”

  “圣人说的,臣妾自然清楚,但就如天幕所说,长幼有序,太子是继承人,他跟其他人都是不同的。”观音婢自然高兴丈夫的区别对待,但嫡长子就是嫡长子,哪怕她后面生的青雀也不能同太子相比。

  观音婢觉得,相比较宠爱儿子的丈夫,她的心就要理智多了。

  她同样疼爱儿子,但任何人都不能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朕都知道的。”李二凤如何不清楚这个道理。

  历史上多的是兄弟反目的事,就如他跟大哥李建成不也一样吗

  他以为他能平衡好太子跟青雀之间的关系,原来是他想错了。

  太子李承乾,咱们前面说过,这是个优秀的继承人,二凤都亲口承认过的那种。

  但为何最后会走到这样的地步

  除开二凤的责任之外,二凤为其选择的名臣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咱们来理一理时间线。

  太子李承乾因为患足疾开始叛逆,这时候二凤对次子李泰却疼爱有加。

  当时长孙皇后因病去世,太子李承乾心里肯定诸多不好受。

  但当时的二凤没有考虑要身为太子,患有足疾担心自己会被废除,只是先后陆陆续续的找了许多大臣前往东宫,与太子李承乾谈心。

  很显然,某几位大臣用词太过激荡,这反而更加激起了太子李承乾的叛逆之心,也造成了后面悲剧的因果。

  依主播看来,也许那时候的太子,需要的是来自父亲的肯定和鼓励,而不是大臣的激昂批判

  二凤本身是很赞同这种大臣直谏的,然而这种教育显然不适合当时已经身有反骨的太子李承乾。

  咱们都知道,孩子不能一味的批判指责,适当的鼓励也是很重要的。

  二凤给太子选的大臣,将太子李承乾逼得太紧,太子只要稍稍有一点不好的地方,他们就会当着太子的面一通指责,这样谁受得了

  当时太子李承乾还有足疾,身后有一个身体健康又备受二凤宠爱的李泰作为威胁,太子李承乾的荒唐已经可以预料。

  更别说,在此期间,次子李泰的很多规格都超过了太子李承乾。

  这么多高压之下,太子李承乾会谋反主播真的是一点都不意外

  大秦

  “宠爱次子,选的大臣不顾太子颜面,太子会谋反真的不意外。”始皇嬴政清楚,这是唐太宗没有把握好身为父亲的度。

  太子就是太子

  哪怕别的儿子再受宠都不能越过太子

  “陛下说的是。”

  始皇嬴政自己清楚,哪怕他如今没有立太子,公子扶苏也与旁人不同,这份不同,现在虽然还不足以让他就立扶苏为太子,但相比较其他没什么存在感的儿子,扶苏在他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只不过扶苏的性子被教的太过刻板和儒雅,大秦如今需要的是手段强硬的君王,才能镇住蠢蠢欲动的各国,如果扶苏的性子不能改过来,那么他也许就要换个继承人培养了

  唐太宗李二凤太子足疾可有解

  赵清清眼神闪了闪,据她所知,太子李承乾的足疾,也很有可能是当时李家遗传病的并发症,这个能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加强锻炼,合理安排时间,有病及时就医,多培养医疗人才。

  李二凤看着天幕给出的回答,并不怎么满意,天幕这说了跟没说一样。

  不过求人不如求己,就如天幕所说,还是要自己强大起来才行。

  “圣人,太子如今才十岁,咱们还有时间。”观音婢安慰着神色凝重的丈夫。

  “我知道。”

  “我只是怕太子”李家的病史,李二凤心里怎么可能不知道。

  “放心。”

  说了太子李承乾,咱们来说说太子李治。

  因为嫡长兄李承乾谋反出局,本来二凤是打算立次子李泰为太子的,但奈何李泰聪明反被聪明误,跟二凤说愿“杀子传弟”。

  这是什么意思呢

  说是说,如果自己能登基,他就杀了自己的儿子,以后传位于弟弟李治。

  这个结果,显然不能让二凤满意,所以就导致了魏王李泰继太子李承乾后也出局了。

  然后咱们的唐高宗李治,他来了波骚操作,他对着自己的父皇说,如果太子是兄弟自相残杀才能上,那他就直接自刎。

  得了,这个仁孝的表现,让二凤眼前一亮。

  就你了

  太子李治。

  继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出局后,太子李治上位了。

  当然了,太子李治的才能同样毋庸置疑。

  相比较唐高宗李治时期,也许大家最为深刻的是他的皇后,也就是后来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但主播要说的是,别被误导了,唐高宗李治的才能同样不小,他在位时期,被后世称之为“永徽之治”。

  哪怕有同样出色的皇后,唐高宗李治的表现也不差。

  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不仅灭了西突厥、百济,更是将唐太宗李世民一直没能拿下的高句丽同样给打穿了。

  使得大唐的版图增加到了最大

  东起朝鲜半岛,西边扩充至咸海一带,北边将贝加尔湖一起囊括在内,南边更是到了越南的中部地区。

  唐高宗李治,于贞观二十三年继位,继位后的唐高宗李治,从长孙无忌和诸遂良等顾命大臣手里拿回来大权,从备受钳制的皇帝,逐渐成长为一个大权在握的合格君王。

  后期唐高宗李治因为身子不好,手中的大权也逐渐向皇后武媚娘手中倾斜,那个时期,甚至出现了二圣掌权的局面。

  当然了,因为唐高宗李治废原配王皇后,改立武媚娘为后的事情,其中牵连甚广,以至于唐太宗李二凤留给儿子的顾命大臣,基本都被唐高宗李治给剪除了个干净

  这个咱们以后再说。

  大唐

  长孙无忌在心里哀嚎别啊,他想听啊

  顾命大臣里面可有他诶

  他想听听自己是个什么下场

  天幕怎么说一半留一半的,真急死人了。

  “这么看来,李治也还不错”李二凤听着天幕的解说,心里的天平又动摇了一下。

  但他转头看着面色稚嫩却一脸严肃的嫡长子,心里的天平又坚定了下来。

  他已经有太子了。

  既然他能用几年时间,就把小儿子给教成那般,没道理他教不会太子

  太子只会更加聪慧,而大唐也会越来越好

  “圣人”观音婢面带严肃的喊了声。

  “朕知道朕知道。”

  “朕就是那么随口说一句。”

  “圣人可不要忘了青雀的前车之鉴”

  “不会。”

  北宋

  “二圣并立。”

  “唐高宗李治的确仁孝温厚。”虽然宋太、祖赵匡胤不太能欣赏这种被妻子夺了权的皇帝,但他在位时期的功绩也是实打实的。

  虽说女帝武则天夺了李家的天下,但后面她去世的时候,也没有以皇帝之身下葬,用的也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身份,由此可以看出,女帝武则天对自己的丈夫,其实心里还是惦念的。

  所以说,太子李治,也是一位温厚有为的仁治之君。

  当然了,纳了亲爹后妃之事没法洗白,更是在亲爹病重的时候就和武媚娘勾搭上了。

  咱们实事求是,这个没法抹去。

  大唐

  哪怕心有准备,李二凤还是被自己的幼子给气到了,虽然幼子现在还在皇后的肚子里,但丝毫不妨碍他生气的。

  老子都还没走呢,就联系上了,哼

  “等他出来,朕要狠狠的打他屁股”李二凤表情恶狠狠的看着观音婢的肚子。

  不孝子

  就该好好收拾收拾

  “圣人说的是。”观音婢轻笑一声。

  “等他出来,随圣人收拾。”

  好了,咱们来说今天的最后一位太子,虽然顺利登基,但是跟胡亥和杨广一样,同样二世而亡的亡国之君孝怀帝刘禅

  三国蜀汉

  刚开始看天幕吃瓜的汉昭烈帝刘备,猛不盯盯的就被天幕说出的话呛了一下“她说的谁”

  “太子刘禅”

  “阿斗”

  诸葛亮同样面色一紧,二世而亡,那就是没选对继承人

  从新再选一个就是了,本来他也不是很看好太子刘禅。

  西汉

  “姓刘”

  “别不是咱大汉的子孙吧”汉武帝刘彻这会听到这个敏感的姓氏,心里就开始打起了鼓。

  谥号是孝开头,跟他们大汉的谥号也差不多啊。

  他再瞅瞅

  大隋

  行啦行啦,朕知道杨广亡了大隋,天幕不用的反复的提醒他。

  就是不知道这次天幕说的人是在大隋之前还是之后就。

  孝怀帝刘禅,三国蜀汉时期的末代皇帝,汉昭烈帝刘备的次子,小名阿斗。

  后世有句很出名的话扶不起的阿斗。

  由此可以窥见孝怀帝刘禅的能力。

  三国,是东汉之后,隋朝之前比较混乱的一段历史之中的其中一段时间。

  汉昭烈帝刘备,以德服人的仁治之君,其相比之下,他的儿子就逊色多了。

  三国时期在历史上,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其中涌现不不少惊才绝艳的人物。

  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冢虎司马懿、鬼才郭嘉、周瑜、徐庶、猛将典韦、关羽、张飞、吕布、张辽、夏侯渊、张颔等等之流数不胜数。

  可以说的是,三国时期,那真的是群星璀璨,所以吧,皇帝弱点儿也可以理解。

  孝怀帝刘禅小时候,曾多次遭遇危难,他上位后,早期有诸葛亮看着,便十分的信任相父诸葛亮,而诸葛亮死后,也没有说什么大开大合的改革,还是一如既往的尊崇相父诸葛亮的遗愿,当皇帝中规中矩的,没什么大毛病,跟前面咱们说的胡亥和杨广之流,完全就是两个层面的,孝怀帝刘禅虽是亡国之君,但他跟那两位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当然了,后半生就不行了,宠信宦官黄皓,沉迷于享乐,致使蜀汉的国力走向衰落。

  最后投降于魏国,定居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在其洛阳安乐的渡过了自己最后的时光。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说的就是孝怀帝刘禅

  汉昭烈帝刘备,登基不过三年时间,比之其子孝怀帝刘禅登基四十一年的时间,真的是太少太少了。

  就像主播前面说的,两人匀一下多好。

  三国蜀汉

  汉昭烈帝刘备在听到乐不思蜀四个字时,眉心终于忍不住跳了跳。

  要不是几个儿子出身都差不多,他怎么可能会选择刘禅作为继承人

  几个儿子里面,除去年龄最大的养子,剩下的年龄最合适的不就只剩下刘禅了。

  结果选来选去的,选了个刘禅,他的蜀汉就没了

  “主公,咱要不再看看”诸葛亮隐晦的提醒了一句。

  “孔明,朕的时间不多了。”自听到自己登基三年而亡,刘备心里还是有点不安的。

  但仔细想来,他如今的身子也能看得出端倪来了。

  “主公定能平安。”

  三国时期,其实有很多可以说的地方,这里太多,咱们就过后再细说。

  今天的太子就说完了,大家有什么要问的

  实在不怪赵清清没说两句三国,三国岂是一言两语就能说的清楚的,里面惊才绝艳的人物那么多,随便拉一个出来,就能说上不少。

  但今天已经直播那么久了,这个话题还是同样找一天专门说说。

  康熙玄烨为何没有大清

  明成祖朱棣什么大清朕这就去杀穿外族

  不是赵清清不说清朝,实在是这个朝代的争议真的特别大

  再等等

  后面主播会专门出一期清朝,喜欢的记得关注哦。

  今天就说到这了,咱们下次再聊。

  赵清清疲惫的关上了手机,随着直播的时间越来越久,她感觉自己越来越累了。

  天天直播什么的,她要休息两天。

  大秦

  本来以为第二天照常可以看到的天幕,却一直没了动静,要不是自己的小天幕还能打开,始皇嬴政会以为天幕已经彻底消失了。

  习惯了每日听天幕解说后世,这猛的没了,他反而还有点不习惯。

  不过,是该好好整顿大秦了

  “去传公子扶苏进宫。”

  “喏”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子扶苏被人带进了咸阳宫。

  “父,您找儿臣”

  始皇嬴政抬头看着风光霁月的大儿子,脸上却没什么表情。

  “依你之见,大秦如今该如何往下运作”

  公子扶苏有些诧异摸抬起头,随后一板一眼的回答者“父,大秦法律太过严苛,是否需要稍加松弛”

  “恩威并施才能更好的管理。”

  公子扶苏知道这是自己的机会,但生性温和的他,却没有看到父亲脸上略带失望的表情。

  “秦律严苛”

  “如今六国刚刚统一,只有重罚才能铭记。”始皇嬴政说不出心里是不是失望。

  但显然,扶苏并不适合如今的大秦。

  扶苏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仁治之君,但显然如今的大秦并不需要仁治之君。

  公子扶苏垂在两侧的手紧了紧“父说的是。”

  扶苏听出了父皇的失望,但要让他违背自己从小学的东西,扶苏显然也做不到。

  但就这么平淡无奇的当个公子扶苏,他又不甘心

  他想让大秦变得更好,既然父看不上他如今的表现,那他就去学

  总有一天,他会变得跟父一样强大,无坚不摧

  西汉

  “今天外面怎么没动静儿”汉武帝刘彻在午时过后,就一直频繁往宫外看去,但今天的天空一片晴朗,不见半点儿神迹。

  “陛下,您不能老想着天幕。”卫青叹了口气。

  “匈奴可还等着陛下收拾呢。”

  “哈哈”

  “爱卿说的是。”

  “不过如今大汉兵马未足,粮草也差点,咱们还是先来谈谈诸子百家吧。”前面天幕说的百家齐放,汉武帝刘彻心里就留了心眼。

  他推崇儒家是不假,但只要能让大汉更好的发展,其他诸子百家,他一样能容得下

  大唐

  李二凤如今正在皇后宫外焦急的等待着,哪怕从天幕那里知道观音婢如今不会有事情,但他心里还是止不住的担心。

  过了许久,宫殿里面终于传出了一声婴孩的啼哭声,随之而来的就是接生嬷嬷的恭喜声。

  “恭贺圣人喜得贵子。”

  听到是儿子,李二凤丝毫不意外,他看着襁褓里面一脸通红,连眼睛都还没睁开的孩子,小心的伸出手点了点“李治,臭小子”

  “耶耶,我想看看弟弟。”相较于老成的太子,李泰的神色就要活泼多了。

  早在孩子被抱出来时,就是一脸迫不及待的表情。

  不过等他看到小小的弟弟后,很快就失了兴趣。

  “这么小”

  “他什么时候才可以陪我一起玩儿”李泰如今的同龄人,一母同胞的就只有太子,但大哥课业繁重,且性子古板,他一点儿都不想跟太子大哥一起玩。

  其他的兄弟,他就更不想跟他们一起了。

  “等他长大了会走路就可以了。”虽说李二凤如今对次子的宠爱下降了些,但这只是在太子对比的条件下。

  除开太子,次子李泰现在还是他最为喜爱的儿子。

  李泰撇了撇嘴“那还要等好久。”

  现代

  赵清清这一休息,就休息了整整三天,本来她也没想休息这么久的,但正好碰到闺蜜王秋回来,随意她便痛痛快快陪着她玩了两天。

  三天一过,赵清清便有些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直播。

  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念叨她。

  北宋

  “官家,外面的天幕又亮了”宦官一脸激动的跑进了宫殿。

  “果真”宋太、祖赵匡胤果然一脸欣喜的站了起来。

  三天不见,他心里都开始着急了。

  “是。”

  宋太、祖赵匡胤连忙吩咐人搬东西,等宫人将外面布置好,天幕也恰好开始了。

  大家好,我是清流,今天咱们来聊聊历史上对皇帝影响最大的皇后。

  西汉

  卫子夫看着天幕上的字,表情有些凄苦,陛下的陈皇后,虽说天幕说过以后会被废,但卫子夫也知道,自己这个性子,大约是跟这次没什么关系了。

  她要的,从来只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哪怕进了宫,她也不想过那种尔虞我诈的日子。

  她不奢求什么皇后之位,她只想让她的儿子好好的,以后能平平安安的渡过一生。

  哪怕不是太子。

  汉高帝刘邦时期

  吕后同样抬头望天,陛下于她,更多的是利用,她又何尝不是。

  也不知道能不能听听她的事。

  大清

  这次总该有大清了吧。

  祖母孝庄文皇后的能力可不输于任何人

  咱们今天第一位要说的,就是汉高帝刘邦的皇后吕雉

  吕后的一生,骂名多过贤名,但为什么主播今天第一个说的还是她呢

  是非对错,咱们就一起来听听。

  当然了,这仅代表主播个人的想法,咱们尊崇历史,但也不能一味的相信历史。

  毕竟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其中肯定有夹带私货,咱们能做的,就是从诸多繁杂的历史文献中,找寻最为正确的答案

  吕后,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始皇嬴政统一全国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

  吕后早年嫁给汉高帝刘邦的时候,汉高帝刘邦他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泗水亭亭长,不仅大了吕后十五岁,还带着一个私生子刘肥。

  那为何大家闺秀的吕后当时会嫁给他呢

  在于吕后的父亲当时看汉高帝刘邦面容不凡,想要先投资,没人问过当时的吕后愿不愿意,两家就这样结了秦晋之好。

  要是换做主播,大了自己十五岁,还有个未婚先孕的私生子,这样的人,就算以后成就不凡,主播肯定是不愿意的,毕竟谁也不能未卜先知。

  早年的吕后,称得上是一个贤惠的女人,她嫁给汉高帝刘邦之时,刘家并不富裕,且汉高帝刘邦碌碌无为,时常不着家,所以那时候的吕后,还要自己劳作挣钱,养一大家子人。

  后来更是因为汉高帝刘邦醉酒放跑了囚犯,自己不敢回去,索性逃命到了芒砀山,至此,吕后的生活更加艰难了。

  她除了要养家外,还要时常长途跋涉去给亡命的丈夫送钱财食物。

  在汉高帝刘邦登基之前,吕后和她的孩子,过的都是颠肺流离的生活,哪怕后来汉高帝刘邦初封汉王,等待吕后的,也不是风光进宫,而是先被楚军俘虏,直到汉高帝四年,吕后等人才得以归汉。

  你以为吕后回了宫就万事大吉了

  怎么可能

  此时汉高帝刘邦的身边,已经有了貌美又备受宠信的戚夫人,和同样备受宠爱的庶子刘如意。

  而且因为戚夫人受宠,连带着也威胁到了吕后儿子的地位。

  所以说,前半身的吕后,日子过得挺苦的。

  早期嫁给汉高帝刘邦,福没享成,罪倒是全受了。

  等到丈夫登基,本以为要开始享福了,结果丈夫另有了貌美的宠妃和乖巧的儿子。

  所以,吕后她不得不争

  俗话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吕后难也当了,她心里怎么可能没有点其他想法。

  吕后这一生,不受丈夫宠爱,连生个儿子,也跟个叉烧一样。

  也不怪她会变成历史上的那般模样。

  吕后的一生,从汉惠帝刘盈登基后,就开始进入了铁血手腕的阶段,那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当然了,吕后手段狠辣,诛杀功臣什么的,那也是事实,主播不会避重就轻的揭过,但是主播想说的是,吕后不是生来就狠辣的女人,造就吕后狠辣的原因,有许许多多。

  西汉

  后宫的吕后今日并没有跟在刘邦的身边,这么多年了,除了天幕,真的从来没有人问过她当初是否愿意嫁给刘邦。

  在当下看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从来就没有反抗的余地。

  谁没有期待过未来呢

  但她吕雉的未来,从来靠的都是自己

  只有去争去抢,她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吕后在汉惠帝刘盈登基后,就登上了皇太后的位置,虽说她并没有直接如武则天那般登基做皇帝,但也差不了多少了。

  只是少了那个名头罢了。

  吕后在儿子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幽禁了戚夫人,剃去了她的头发,让她做了奴隶。

  本来因为汉惠帝刘盈,吕后是没打算用狠辣的手段动戚夫人的,但奈何她自己作死,彻底惹怒了吕后,所以才有了后来被吕后做成人彘的事。

  还有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汉惠帝刘盈因为怕母亲动手杀他,居然让刘如意同他同吃同住,为了就是防自己的母亲吕后下狠手。

  但刘盈却忘记了,戚夫人母子曾一度威胁了自己和母亲的地位。

  所以说,这儿子拿来做什么

  纵观吕后的一生,丈夫丈夫不如意,儿子儿子也坑娘,死后一举拉起来的吕氏也被诸王全部杀之。

  唉

  大唐

  “汉惠帝刘盈的确有些一言难尽。”长孙无忌摸了摸下巴说道。

  要他说,性子软弱没什么,只要听话,那都不是事。

  但汉惠帝刘盈他不一样啊

  他软弱不说,他还一个劲儿的拖后腿

  摊上那么个儿子,吕后后期手段毒辣,其实都是保证自己权利的表现。

  不管吕后手段如何,她与汉高帝刘邦是共定天下

  在汉高帝刘邦死后,守住了西汉的江山。

  大秦

  “刘季的妻子吕雉可一起来了”始皇嬴政早在听到今日的天幕后,心里就有了想法。

  吕雉才智不输于男儿,他为什么不把吕雉也用上

  至于任用女子什么的,反正债多了不愁,他就当听不见

  “回陛下,一并带来了。”蒙毅回答道。

  “你观此女的心性如何”始皇嬴政问道。

  “心性坚定。”

  大唐

  同位女子,观音婢自然更能共情天幕所说的吕后,她何其有幸,遇到了圣人这样的丈夫

  刚生产不过两日的观音婢,这会儿并没有出去,只是让宫人将宫殿的窗户打开了,她靠在床榻上,眼神亮晶晶的看着今日的天幕。

  以女子之身掌握朝政,吕后实乃大才

  西汉

  汉高帝刘邦就知道吕后的才能可以,所以尽管戚夫人时常吹枕边风,但他从来就没有动过废后的想法。

  只不过废太子这想法倒是时常动。

  他知道自己的身子快不行了,所以大汉的江山,必须要有人守住才行,吕后就是那个最好的人选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并没有错

  吕后说完了,咱们下面来说说第二位皇后,咱们二凤的原配发妻文德皇后长孙氏

  大秦

  “哈哈”

  “朕就知道观音婢肯定在”李二凤在听到观音婢的名号时,立马就哈哈大笑起来。

  观音婢如此贤名,历史上肯定有她的一席之地

  果然不出他所料

  “妹妹的确担得起。”长孙无忌同样高兴。

  两人就这么直直的看着天幕,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文德皇后长孙氏,十三岁嫁于唐太宗李世民为妻。

  在其丈夫李二凤还未登基,却又功高震主之时,时常出入宫中,孝顺唐高祖李渊,周旋于后宫之中,缓解当时秦王与皇帝的间隙,为丈夫留存助力。

  为秦王府的绝地反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后来唐太宗李二凤经历“玄武门之变”得以登基上位,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功劳也功不可没

  她始终坚定不移的站在丈夫身边,哪怕最终的“玄武门之变”,她也同二凤一起去了,而不是坐在家中等候。

  将士们也是因此,更加的无畏。

  在唐太宗李世民上位后,更是用自己独特的智慧,庇护贤臣,劝诫丈夫。

  至此,大唐迎来了它最好的两位主人

  唐太宗李二凤和文德皇后长孙氏恩爱有加,是历史上恩爱夫妻的典范。

  二凤喜欢太子李承乾、喜欢魏王李泰,喜欢幼子李治,终其原因,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他们都是文德皇后所出,是他与最爱皇后的孩子

  所以文德皇后长孙氏于壮年去世后,二凤此生也没有再立皇后

  文德皇后是因病去世的,当时二凤还曾亲自礼谒禅师,捐了众多的金银珠宝,只为妻子能好起来。

  在贞观十年的时候,更是下令修复天下全部的名胜寺庙为妻子祈福,然而却是无功而返。

  文德皇后长孙氏,还是于贞观十年六月病逝,终年三十六岁。

  所谓恩爱夫妻两不疑,一生之齐,终身不改

  更为难得的是,文德皇后长孙氏,也没有助长外戚,在长孙家族的权利达到顶峰的时候,就劝说兄长长孙无忌急流勇退。

  文德皇后长孙氏,也曾在二凤病重之时。衣不解带的悉心照料。

  哪怕生死攸关之际,也是将毒药系在腰间,“若有不讳,亦不独生”。

  伉俪情深,生死相随,其实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身为皇后的长孙氏,能做到这一点,无怪她是二凤永远的白月光

  所以说二凤为什么会那么喜欢文德皇后

  因为她值得

  同样,二凤也值得

  二凤这个人就值得任何人倾心对待

  历史记载,哪怕在二凤去世后很久,也有大唐子民时常受委屈就去哭昭陵的,足以可见二凤的魅力。

  大唐

  李二凤在脸红和害羞之间反复狂跳,真是的,他跟观音婢夫妻恩爱,怎么天幕还大刺啦啦的说出来了。

  不过就是这样

  他要让天下人都看到观音婢的好

  观音婢是因病去世的,那他就发展医疗,让观音婢长长久久的活着

  至少不能比他走的早

  大明

  “朕也可以”明成祖朱棣看着皇后说道。

  唐太宗李世民不差,他也不差

  “上位贤德。”徐皇后同样也是同丈夫感情很深。

  徐皇后自己就是将门之后,她不同于一般闺阁女子,是个能上阵杀敌的女诸生。

  大秦

  始皇嬴政在安排好刘季一行人后,眼神就转到了竹简上。

  今日的天幕对他来说可有可无。

  他没有皇后,以后也不打算册立皇后。

  儿女情长什么的,只会影响他处理政事。

  眼下这竹简还是太过不便了,要是能有一种轻便有易保存的书写该有多好

  要不问问天幕

  说干就干,始皇嬴政在天幕女子说完后,便迫不及待的问了起来。

  始皇嬴政足下可有轻便又容易保存的书写载具

  政哥的问话,赵清清第一眼就看到了,秦朝如今正处于竹简时期,那种的确笨重又不易保存。

  是时候给政哥投一波物资了。

  有啊,历史四大发明之一的蔡伦纸

  始皇嬴政一听真有,眼神立刻就亮了起来。

  始皇嬴政还请足下详细告知。

  说罢,还贴心的打赏了不少钱财。,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dxs123.cc。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ddxs12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