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后续讨论 赵清清在将良种陆陆续续……_历史直播通诸朝
顶点小说 > 历史直播通诸朝 > 65. 后续讨论 赵清清在将良种陆陆续续……
字体:      护眼 关灯

65. 后续讨论 赵清清在将良种陆陆续续……

  赵清清在将良种陆陆续续的又发了几份之后,突然就想起来了一件事。

  大家等等,那个水稻种子,只有我发给你们的种子才有亩产三千斤的能力,等你们将它种出来后的第一代,就没有这种高产量了。

  始皇嬴政意思是说,只有这第一代有这种产量

  汉武帝刘彻后面就没了

  除了水稻呢其他种子的产量也会跟着下降吗

  唐太宗李一凤这个下降是少多少

  往后是不是只要多种一次,就会减产一些

  杂交水稻只能繁育一次,后面就不行了,不过其他的良种没有这个限制。

  明成祖朱棣那还好,虽说主食不行,但有其他粮食也可以。

  康熙玄烨其他良种的产量也丝毫不亚于水稻,已经足够了。

  始皇嬴政的确是足够了,虽说水稻有些可惜,但足下已经帮助我们良多。

  隋文帝杨坚无事,咱们也可以自己研究,有了种子和书籍,朕相信咱们自己也能研究出来的。

  那就等大家都种植出来后,再一一对比你们的产量,到时候大家多交流,取长补短,咱们这么多人,总会找到最合适的办法。

  始皇嬴政再次感谢足下。

  随着政哥的话刚说完,屏幕上又亮起了五光十色的打赏。

  够了够了

  不用再给我了。

  良种已经发完了,主播今日就没什么事情了,大家不如先好好商量一下良种事宜,正好我也休息几日。

  那今天就到这儿了,咱们下次见。

  说完,赵清清就关了直播间。

  她看着客厅里还留下的其他种子,心里犯了难。

  随后赵清清还是将它们全部妥善放好,然后拿起手机看起了今天直播的变化。

  首先是里面的余额,相较于昨天,不知道翻了几倍,除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变化。

  还是如普通直播那般,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寻常的问题。

  索性现在赵清清也没了想要研究到底的心,她现在的想法就是随缘,哪怕以后这个直播没有了,她不会太过强求。

  毕竟这对她来说,也是一个特别的回忆。

  想通之后,赵清清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然后拿着手机就出了门。

  自从这个直播出现之后,她好久都没有出去逛过街了,今天她说什么也要好好消费一番。

  左右她现在也不缺钱。

  赵清清这一出门,等回来的时候天都已经黑透了,手上更是提着无数的购物袋,一进门就将自己摔到了沙发上。

  好累

  然而在赵清清看不见的另一边,各位皇帝们正聊的火热。

  则天女帝武曌朕已经招齐种田好手,等明日就可以开始了

  武曌迫切的想要做出什么来证明自己,如今的她才刚刚登基不久,朝中大臣虽说嘴上不说什么,但她都清楚,他们都不怎么看好她。

  所以武曌比这里的任何人都希望能做出成就来。

  来证明她这个皇帝是天命所归

  没有什么能比亩产千斤的良种更能收买人心

  毕竟,一个国家,百姓才是根本

  他们可能不会在乎坐在皇位上大是谁,但他们却会在乎谁给他们吃饱穿暖

  等这个良种种出来,后面的皇室宗亲想要逼迫她退位,那也得掂量掂量一下。

  唐高宗李治皇后还是这般动作迅速。

  宋太、祖赵匡胤人手好找,不过你们都知道怎么种了

  康熙玄烨水稻是属于南方的农作物,是要种在水里的,大家可都清楚

  且南方气候才能实现一年两季的栽种,北方的话,天气可能会影响生长和产量。

  明成祖朱棣朕如果没记错的话,诸位的都城基本都在北方,你们打算如何解决这个气候问题

  唐太宗李一凤农田灌水好解决,不过北方恐怕是一年种不了两季,除非能解决气候问题。

  明仁宗朱高炽天然就比南方少一季,想想都觉得好吃亏

  为什么先祖定都不选南方

  隋文帝杨坚这得问始皇。

  从他开始都城都在北方。

  汉昭烈帝刘备我就在南方啊,这么一看,果然我的眼光不错。

  你们一年收获一季,我一年能收获两季,哈哈哈

  始皇嬴政因为相较于南方,北方的地势更为平缓,且定居北方更容易守住外族,北方更是龙脉所在,南方丘陵太多,道路艰难。

  汉武帝刘彻是这个理。

  天子嘛,自然要待在龙脉之地。

  所谓君王当身先士卒

  北方游牧民族多,都城定在这里,更容易震慑他们,所以北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宋太、祖赵匡胤咱们现在讨论的是,怎么样才能让南方一年两季的水稻,在北方也能一年两季

  少一季就少许多粮食啊

  魏文帝曹丕不然让人带去南方种植

  康熙玄烨天高皇帝远的,你们会让良种离开自己的视线

  反正朕是做不到

  它必须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才行

  明成祖朱棣不就是水田吗,朝廷养那么多人,不可能连这点小事都解决不了。

  至于温差,京城多的是贵族宗亲用碳火在冬天种菜的,咱们不如就用这个办法,在水田上搭个帐篷,日夜不停的烧炭,虽说这样成本会很高,但如今咱们也只是在摸索中,等到咱们确认了良种的可行性,就依次发放下去,适合南方的就派去南方种植,适合北方的就留下。

  这样一来,就不存在成本问题了。

  雍正胤禛就只有水稻种需要温度,其他良种北方都可以种植。

  且如今的时间,正好是播种的好时候。

  等到今年秋天,咱们就能知道良种具体的情况了。

  吴大帝孙权那几本书正好是有关于农作物的书籍,里面也有这几种良种的种植方法,我已经在让人对照着开始了。

  汉武帝刘彻反正咱们这个也不受天幕中影响,不如随时保持交流

  唐太宗李一凤如果哪一天天幕不再出现,不知道咱们这个还会不会存在

  李一凤想的就比较多,虽说他们在天幕没出现的时候还等交流,但是那是在天幕还存在的情况下,如果哪一天天幕彻底不存在了,恐怕他们面前的这个也不会再有了。

  明成祖朱棣怕什么,现在咱们有了那么多东西,已经是天幕给的机遇了,就算哪天它真的不存在了,于我们来说,最多只是遗憾,而并非不可或缺。

  始皇嬴政世界地图,千斤良种,后世历史,名医良药,林林总总的,各个方面都已经包括进入了,你们还要什么

  现在的天幕于我们而言,更多的是辅助,朕相信,就算没了天幕,有这些东西,朕也能打造出太平盛世

  还是说诸位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汉武帝刘彻胡说

  你的太平盛世都还没来,朕就已经成功了

  汉光武帝刘秀这种不应该自己就来了的吗

  吴大帝孙权太平盛世啊,不如魏帝和蜀汉帝来吴国商量商量

  隋文帝杨坚朕自是不怕的

  康熙玄烨说的是啊,你们都知道自己的历史了,就朕还不清楚,等天幕再出现之后,朕一定要问问,万一它哪天没了,朕岂不是什么都不知道

  宋太、祖赵匡胤咱们自己的历史基本都已经清楚了,也是该你问问了。

  明成祖朱棣看天幕三缄其口的样子,我觉得你那清朝的历史多半不怎么样

  雍正胤禛咱们都不清楚后面的历史,你怎么知道我们清朝就不行

  汉武帝刘彻这不明摆着的吗

  天幕都说了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都把朝廷给推翻了,以后再也没有皇帝了,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隋文帝杨坚至少咱们国家虽然被推翻了,但是后面也有人再次统一,你们连国家都给弄没了,肯定是清朝后面出了大问题。

  就算问题不在你们这两代,但你们的后辈子孙绝对难辞其咎

  唐太宗李一凤现在谁都别争,左右咱们也没什么问的,不如下次就让天幕说说大清。

  我也想知道这最后一个王朝的历史。

  大清

  “父皇,咱们真的要问”相较于如今略显沉默的胤禛,三阿哥胤祉就要活跃多了。

  已知四弟在历史上接了父皇的皇位,但就现在而言,父皇想传位于谁,现在都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如今太子品行也没有出错,如果后续他再得知了自己的结局,说不定还能避免开,那老四上位的可能性就大打折扣了。

  毕竟对于父皇来说,他们这个儿子就只分为太子和其他儿子两种。

  说起来也是可悲,他们这么多儿子加起来,还不如太子一个人的分量重。

  “难道三弟怕了”胤禔瞥了眼面无表情的老四,随后才将目光定在了老三身上。

  自从天幕道出下任皇帝之后,不管是太子还是老四,两个人都沉默了起来,倒是将老三老三和老八给显现出来了。

  不过就老三上蹿下跳的样子,他们也都没有在意什么,毕竟老三的能力摆在那里,只要太子和老四一天不倒,他就别想出头

  老八也同样

  “大哥说笑了,我就一个闲散阿哥,我怕什么。”胤祉无所谓的笑了笑。

  虽说刚开始他是有点想法的,但随着父皇的态度变化,胤祉早就放弃了。

  他自问没那个本事,既然当不成皇帝,不如以后就出海。

  反正他也不喜欢那些。

  上首的康熙看了眼下面的各位儿子,随后又将目光投向了一直默默不语的太子。

  “太子怎么看”

  沉寂在自己世界中的太子,听到父皇的话,这才回过神来。

  “父皇决定就好。”如今的太子,牢记着自己只是太子。

  看着蛰伏模样的太子,康熙在心里叹了口气“那就等下次天幕出现问问,不管结局如何,咱们总得知道才是。”

  “是,父皇。”,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dxs123.cc。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ddxs12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